电竞投注

电竞投注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电竞投注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举办2025年第二十届清华IE亮剑全国工业工程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11-10

工业工程作为一门融合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的交叉学科,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助力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20238月,清华大学批准设立工业工程一级交叉学科,即面向工程系统的设计-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以计算智能和人的智能为理论基础,发展复杂工业与服务系统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论与应用研究领域。全国各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紧密合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深入开展理论与应用创新,培养出一批具备全球视野、创新能力的卓越复合人才。

由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主办的第二十届清华IE亮剑全国工业工程创新大赛将于20251213-14日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自2005年创办以来,清华IE亮剑大赛已连续举办二十年。作为国内工业工程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它见证了中国工业工程教育与产业实践的持续融合与创新发展。本届赛事聚焦"数聚成智,产创升级",紧密贴合当下产业发展趋势,关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创新的时代命题。大赛将汇聚全国数百所高校与行业领先企业,促进“理论—实践—创新”的深度融合,打造工业工程领域新思想、新方法与新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大赛期待在精益生产与管理、质量与可靠性、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工业大数据、智能制造、生产与服务系统运作、调度与决策技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运筹与优化、人因工程、健康安全和人道主义系统、医疗服务管理、药物信息与工程、信息系统设计、复杂韧性、智能设计等领域的高水平创新实践作品,为更好地选拔优秀作品,现举行该赛事的校内选拔赛,相关比赛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道设置

1.案例赛道

本届大赛案例赛道聚焦“工业工程应用创新”,面向产学两界征集具有代表性的真实实践案例。参赛队伍可自主选题,方向涵盖生产流程优化、供应链与物流系统设计、质量管理改进、设备运维与能效提升、数字化转型管理等典型领域。案例须来源于20242025年度期间在企业中落地实施的实际项目,能够体现工业工程理念在推动降本增效、流程再造与体系优化中的核心价值,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或管理效益。案例须紧密结合真实场景,凸显工业工程“理论—方法—实践”的融合特色。高校参赛队可重点展示理论方法的应用或创新,但应结合真实场景,确保符合工业工程核心范畴。

2. 创新算法赛道

本届大赛算法赛道聚焦智慧物流系统中的“多智能体路径规划Multi-Agent Path PlanningMAPF”问题。赛题以仓储机器人在货架区与拣货工作站间的协同搬运为背景,旨在模拟智慧仓储场景下多机器人高效避障与路径优化的核心挑战。参赛团队需下载统一模拟器,在该平台上开展算法建模与优化,力求在保证安全无碰撞的前提下,以最小化系统总运行时间(makespan)使多机器人到达终点。模拟器将逐轮记录算法模块的指令输出并生成本地指令文件;参赛团队上传指令文件即可参与全网动态排名,探索路径规划在智能仓储中的创新方法与应用潜力。

“人工智能+新工业工程”的时代背景下,算法赛道将以更前沿的视角审视AI驱动下的工业工程变革,聚焦智能优化、数据驱动决策与工业算法创新等新方向。赛事旨在激发青年学者、创新人才与产业界的思考与交流,推动AI技术在工业工程领域的深度应用,引发对未来智能制造体系的革新思考,并为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可验证的实验平台。

二、参赛资格

1)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全日制在读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博士)均可组队参赛,专业不限。

2)在企业从事管理或技术岗位的经理、工业工程领域工程师、生产现场班组长及一线员工等均可报名参赛。

3)高校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与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完成的项目,可联合组队参赛。

4)每支参赛队伍由 35名成员组成,可配备1名指导教师(高校队伍须配指导教师)。参赛成员须为项目的直接参与者。

5)每所高校或企业可推荐不超过5个案例参加初赛。如超过限额,请所在单位自行组织遴选,并按排名顺序提交参赛案例。

6)本届大赛设案例赛道与算法赛道两大赛道。参赛队伍可同时报名两个赛道,但每位参赛者仅可注册一次并加入一个团队。严禁同一人利用不同信息重复注册多个账号或同时参与多个团队参赛。

三、赛道说明

1. 案例赛道说明

1)题目选择:参赛队伍可自主选定工业工程领域相关课题(如生产流程优化、物流系统设计、质量管理改进等)。题目须来源于20242025年度期间,在企业中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典型案例。高校参赛队可重点展示理论方法的应用或创新,但应结合真实场景,确保符合工业工程核心范畴。

2)案例数据要求:如案例涉及企业商业机密,可对相关数据进行适当修饰或匿名化处理,但须保持案例原型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3)初赛阶段材料提交:需提交完整案例报告(含问题背景、分析过程、方案设计、效果验证等内容,Word格式)及现场陈述材料(PPT格式,16:9比例)。

4)决赛准备要求:晋级决赛的参赛队伍须提交一个案例实物演示模型(材质不限),并在决赛现场进行展示。

5)决赛形式:决赛以现场陈述(PPT文本)与实物演示为主要形式,重点阐述案例的创新点。每支参赛队伍陈述时间为10分钟。

2.算法赛道说明

1)赛制安排:算法赛道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旨在以真实工业场景为背景,考察参赛队伍的算法建模能力、创新思维及实际应用价值。

2)赛题文件与数据集:赛题由大赛技术合作单位结合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设定,于初赛启动时在大赛官网正式公布。赛题文件及对应数据集由组委会统一提供,参赛队伍须在指定区域下载,并仅可使用官方数据集进行算法设计与分析,不得自行获取或使用外部数据。

3)初赛阶段:参赛队伍须参照《算法赛道参赛说明与参赛指南》(后续以《算法赛题指南》为准),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符合格式要求的结果文件。

4)复赛阶段:复赛队伍须根据组委会要求,提交指定格式的补充材料和说明文件(详见《算法赛题指南》)。

5)决赛阶段:决赛以现场陈述为主,参赛队伍需提交陈述材料(PPT格式,16:9比例),展示程序运行过程、输出结果及结果分析,重点阐述算法的创新性与对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价值。演示时长不超过10分钟。

6)其他说明:具体参赛要求与评审细则详见《算法赛题指南》。

四、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1.案例赛道评分标准:

1)准确命题:题目设置合理,内容与主题契合度高;

2)准确描述:案例背景与问题定义清晰、表述准确;

3)正确应用:能够准确运用工业工程相关概念、理论、方法和工具;

4)创新应用:在分析与设计过程中体现创造性思考与方法创新;

5)生动表达:现场陈述逻辑清晰、语言生动、表达自信流畅。

*注:案例赛道采用百分制评分,其中初赛报告审查权重为30%,决赛现场陈述权重为70%

2.算法赛道评分标准

1)程序功能完整性:程序功能完善,能稳定运行;

2)分析结果准确性: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3)模型与算法创新性:体现算法设计的创新性与逻辑严谨性;

4)方案应用价值:方案对企业实际问题具有可行性与应用价值;

5)生动表达:现场陈述思路清晰、语言简洁生动、表达自信流畅。

*注:算法赛道成绩按以下公式计算:团队成绩=复赛成绩×60%+决赛答辩成绩×40%

五、知识产权与保密管理条款

1)案例赛道

参赛队伍提交的案例报告及相关成果的著作权归参赛者所有。若案例内容涉及企业合作数据、商业机密或其他敏感信息,参赛者须在提交前与相关企业或单位确认授权,确保资料来源合法合规,避免侵权行为。

2)算法赛道

参赛队伍在比赛过程中开发的程序及相关成果的著作权归参赛者所有。获胜团队(即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奖队)在领取奖金后,须将程序所有权转让给赛事合作企业,具体转让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并签订正式协议。未获奖队伍的程序及相关成果所有权仍归参赛者本人所有。

3)保密与信息安全

参赛队伍须对在比赛过程中接触到的企业数据、技术资料及未公开信息严格保密。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传播或用于本次比赛以外的目的。若因违规使用或泄密造成损失,由参赛者自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4)成果展示与宣传授权

参赛队伍同意组委会在不涉及商业机密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其参赛成果(包括报告摘要、演示视频、图片等)用于赛事宣传、学术展示或成果汇编出版。组委会在使用相关内容时,将尊重参赛者署名权和知识产权。

5)联合署名与成果转化

对于高校与企业联合提交的案例或算法成果,参赛各方须在赛前明确署名方式及成果转化分配比例。若成果拟进一步申请专利或发表论文,须经合作各方书面同意。

6)侵权与违规处理

若参赛作品存在抄袭、侵权、数据伪造、泄密或其他违规行为,一经查实,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及获奖资格,并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7)争议解决

因参赛作品知识产权归属或使用引发的争议,优先由大赛组委会协调解决;若协商不成,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六、违规处理规定

参赛队伍若存在以下行为,组委会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取消参赛资格或取消获奖资格等处理措施。情节严重者,将移交相关部门依法追责。

1)案例赛道:提交的案例报告存在抄袭、伪造数据或虚构案例背景等行为;

2)算法赛道:擅自使用外部数据、抄袭程序代码或设计思路;

3)提交材料含有恶意内容(如病毒、虚假信息),或在决赛演示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

4)其他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干扰评审公正、冒用他人身份参赛、同一人或团队注册多账号参赛、泄露评审信息等违反公平原则的行为;

5)责任追究:若违规行为造成组委会、合作企业或其他参赛队伍的经济损失或声誉损害,相关参赛者及其所在单位须承担相应的法律与赔偿责任。

七、作品提交时间

由于全国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1130日,故各参赛团队务必于20251124日前完成参赛作品并提交电子版参赛作品申报书及PPT电子版(压缩包命名方式:作品名-队长名-电话)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校赛现场请现场提交申请书1+ PPT 5份,可双面打印。

八、竞赛时间及地点

校赛采用现场答辩,需用PPT演示,作品陈述后,参赛队员要接受现场评审专家的提问,并给出清楚答复。校内选拔赛暂定于20251125日举行,具体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以QQ群通知为准。

联系人:李老师18655584092  刘老师15178595029

大赛QQ群:415626138,加群时请备注姓名及队伍名称。

附:第二十届清华IE亮剑全国工业工程创新大赛官网://www2.ie.tsinghua.edu.cn/liangjian

 

下一条:10月份考勤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