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感受农民工的辛劳,共创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7月29日,正规电竞投注平台
赴蒙城社会调研实践队前往蒙城当地一建筑工地与农民工们一起工作,切身体会到了农民工在烈日下工作的不易,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弘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
有一句话这样写道: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财富。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的那样: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实践正式开始,一早我们便到达了工地,在佩戴好安全帽后,我们跟随一位农民工进入了施工现场。在现场,农民工们各司其职,每个人都在尽心尽力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据我们了解,一个农民工小团队的队员基本都来自同一个村,由一个工头带领进行工作。通过调查我们得知自己所在的农民工小团队的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子女不在家,所以选择在工地上干点活来补贴家用。这些农民工们朴素善良,与我们一起拉家常,一起说笑,因此我们很快就融入了他们的小团队。因为是第一次在这里工作,我们缺乏相关经验,所以他们只交给了我们一些相对轻松的活。虽然这些活并不难,但对我们而言却没有那么容易,很快,汗水便浸透了我们的衣衫。
在他们休息调整的时候,我们与其中一位农民工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从他的口中我们得知,他们每天需要工作至少10个小时,早晨6点开始干活,5点就要起床洗漱吃早饭,提前为一天的工作做好准备。到了中午,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选择留在工地随便吃点东西来填饱肚子,吃些面条或者包子,心情特别好时还会多喝一瓶啤酒。等到午休的时候就随便找一处阴凉地躺下,睡上一个多小时,好好放松一下。
一天的实践很快就结束了,通过此次实践,我们收获了很多,也对农民工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勤劳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行为倡导和传统美德,而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在不懈追求美好生活的辛勤劳动中,中国⼈民用汗水浇灌梦想,靠实干铸就辉煌,谱写彪炳史册的奋斗诗篇,开辟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2018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从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再到如今,无数的劳动者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在2010年GDP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近年来“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念却受到了挑战。根据我们的相关问卷调查可以得知,少部分青年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淡薄,他们不尊重劳动和普通劳动者,甚至还想要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此外,我们还发现某短视频平台上存在歧视劳动者的视频,这表明当今社会仍有一部分人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教育还远远不够。正是因为劳动,才建成了今天的万丈高楼;正是因为劳动,才建成了今天四通八达的道路,劳动者的存在让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了富强。俗话说“喝水不忘挖井人”,无论在哪个年代,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信“劳动最光荣”,不能让劳动者寒了心。
隔行如隔山,职业不分贵贱,无论什么行业都应该得到尊重。一个国家只有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才会繁荣昌盛,人民才会幸福安康。尊重劳动就是尊重人本身,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更需要在全社会中营造出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强调劳动最光荣,强调劳动者最伟大,强调全社会要尊重劳动、保护劳动和劳动成果,让⼀切劳动创造都获得应有的鼓励和尊重,这样才能更好地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气。
人生因劳动而精彩,生命因劳动而美丽。我们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时代在不断变好,我们也应该更加努力,通过劳动来创造财富,传承并弘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营造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共创崇尚劳动的和谐社会!
(撰稿:朱灿,胡晶娜; 审核:赵颖)